❤汪拾叁
天秤女 A型血 南方人
微信订阅号:汪拾叁
凡是世俗中的,和不在世俗中的,都想去经历经历。

五月,夜阑卧听风吹雨,归来已是五年期


立夏

实际上的三十岁之后的岁月,有别于二十多岁时对三十之后的臆断与猜想。仿佛更像是一个对自己对世界探索的开启,在挥别许多教条和规则束缚之后。可以说是挥别,也可以说是被节奏、被制度、被规则抛弃了。比如买房,比如结婚,比如生儿育女,好像拖着拖着就错过了所有的时间和机会的窗口,拖着拖着就消磨了所有的欲望。

单身有单身的苦,只不过是接受了坦然了不纠结了。仿佛这个世界仍有许多事情在那个框架之外,在这个阶段之前,觉得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没有孰好孰坏,不过是机缘和选择罢了。在用更多的努力将视野和心胸打开,想跟年少气盛的自己好好道别,用中年人的口吻,用更成熟的心态。

我们可以在微凉的夜里不喝酒,坐在广场上的餐桌旁,讨论什么是爱,什么是工作的正义和对的事情,以及如果要战,我们最好为何而战。

可以创造更多,如果那是好的东西。可以书写更多,如果那是一种可以更有仪式感和意义的讨论。我们为许多事情设置了底线、规范和好的标准,可以付出努力,并且还有很多的空间。越是年岁渐长,越能感恩工作给我带来的意义。

立夏忽然而至,应该花更多的精力把身体调整的更好,真是许久没有早起爬山了。

晚安。

5月5日

 

 

过好此时此刻的勇气

看完《被讨厌的勇气》,断断续续,也一知半解,想找来阿德勒的原著做拓展阅读。才立夏,白日则热气逼人,不知道坚持走路上班能挨到几月。书中有一个观点甚是警醒及喜欢:“工作并不仅仅是指在公司上班。家庭里的工作、育儿、对地域社会的贡献、兴趣等,这一切都是工作,公司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而已。”

此前也跟朋友探讨过,如果有一天不再上班,比如想40岁退休之后,生活靠什么维系?年轻时代所谓的“工作狂”,在脱离公司之后生活的中心倚靠的是什么?我觉得有很多事情可做:保持家中清洁、做好每日饭食的营养搭配、保持阅读写作和学习、照顾好宠物、维持高质量的社交、以及兴趣延展和钻研等等。只有上班这一件事来作为人价值的依托,是非常单薄的。

好像生活确实没有那么多艰深的道理,但是却存在许多思维惯性的陷阱,人想要将自己从惯性里拔出来,需要很多自我学习的坚持,和突破惯性的实践。勇气的由来,在于不断试错但不一蹶不振的恒心。

这几年思考的事情,确实是无趣了些,仿佛充分验证了——你想要的生活,真的没有捷径。

晚安。

5月6日



囿于漫长四季,归于36平米

有时会很想念2020年之前的旅行,异国的感受让人有时空穿梭的错觉,比如在开罗吉萨金字塔的小镇楼顶发呆,俯瞰楼下骑着马的小贩和近处远处唱经的喇叭声;比如在卡帕多奇亚的清晨被热气球呼呼升起的声音吵醒,然后跳起来赶紧顺着旅馆后面的山去俯瞰喀斯特地貌。

有时经常丧气的觉得,即使从小都想做一个环球旅行者,年近而立,去过的国家数量也没能超过自己的年龄,谁又不是被囿于这漫长的四季,却无法去做个浪子呢。

想要做的事情有许多,心中仍有澎湃的热情和美好的愿景。也许可以像每日品茗过的茶和咖啡一般,渗透进每一个日常。

猫睡着之后软软的肚子,夏天开着窗看向远处的山脉,清晨鸟群聒噪的鸣叫,以及洗完头之后发梢处的清香。也许青春不再了,但仍觉的有无限美好的可能。

是这两年才开始慢慢成为一个比较严格的极简主义者的,有个说法至今喜欢:在物理世界里每一个物品都会增加我们和这个世界的阻力。织物有清洗次数的寿命、电子产品和系统迭代的寿命、书籍有看过不再喜欢的寿命、饰品有发黄变色的寿命……这几年基本每一年都搬家,源于当初朋友关于独居的蛊惑,住过接近一百平的三室两厅,住过八十平可以看到远方视野开阔的loft,因为想要试图让空旷的空间尽量紧凑,也买过很多使用率极低的物品。直到最近搬进一间36平开放式的公寓,我才觉得回家了。以此引发的思考是——到底一个人需要多大的居住空间?也拿出来跟朋友讨论过,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动线以及物品总量千差万别。而对于有两只猫的喜欢扔东西的我来说,36平朝南临水和树木是不错的居住体验。想要感恩每一个住过的房子,以至于在搬家的那个晚上通宵收拾东西后,坐在客厅中央伤春悲秋。伤的是感谢这间屋子在自己逆境的时候收容了抑郁的我,也感谢它倾听了那么多微小的心事。

做一个32岁爱搬家的极简主义者,多住一个地方,也是不错的经历。希望早日可以带着少少的行李,住遍我向往的、热爱的城市,比如重回伊斯坦布尔。那我们就亚洲区也住一住,欧洲区也住一住吧!

晚安。

5月7日

 

闲暇是自我的延伸

这几年看了许多跟亲密关系相关的书,心理学也好哲学也罢,有很多事情是在废墟上重建的内心历程。

《如何避免孤独终老》中讲到人的亲密类型分为三种,大概是这样的:“一些婴儿在母亲离开后,马上就表现出悲痛的样子。当母亲回来时,这些孩子会暂时得到安慰,停止哭泣,但随后愤怒地推开母亲,再次开始哭泣。爱因斯沃斯称这些是焦虑型依恋的婴儿。还有一些婴儿在母亲离开时开始哭泣,但母亲一回来就停止了,很快又开始玩玩具了。这些是安全性依恋的婴儿。第三种婴儿对母亲离开房间没有反应,母亲回来时,他们也没有表示。他们假装没有受到这种情形的困扰。但是研究人员从这些婴儿的心率和血压水平的提高中可以看出,他们和那些哭泣的婴儿一样不安。这些是回避型依恋的婴儿。”

仔细想来十一狼应该是安全型依恋,而九妹在回避和焦虑中循环,而我纵观三十多年的历程,也都是在回避和焦虑中循环。

仍然是期待能够更加有安全感的,突破原生家庭的循环模式,在破碎里重建出属于自己风格的城池,这或许是未来几年比较重要的课题。

因为公共假期调休而仅剩一天的周日,因为被阿德勒鞭策而久违的想要去丰富业余生活,充满雅兴的坐公交车穿越景区去画室画画。什么技艺是不需要用刻苦和沉浸来力求进步的呢?或许我们都只是不那么聪明的普通人。想上完水彩的课画一画油画试试看了。或者去学做咖啡也是不错的拓展。

比起目的地,沿途的体验也很宝贵。想念伊斯坦布尔的教堂了,什么时候还能再回去看看?

晚安。

5月8日

 

倾情入世,洒脱出世

五月一晃竟已过半,岁月悠悠,人对时间总是容易不够珍重。

今年工作快十年了,犹然记得十年前初夏的夜晚在COSTA咖啡馆和当时的上级有过的对话。与他初识其实是在毕业那年走丝绸之路途径敦煌时遇见的,那时刚刚结束在川西的支教,人混沌迷茫不知归处。住的青旅是座洁白的小楼,门口种植着漂亮的爬藤植物,敦煌让人有肃杀和侠气的幻想。半夜我失眠坐在青旅大厅码字,他也失眠我们便攀谈起来,聊起旅行、也聊起他也曾去支教一年,聊起对支教的经历都无法三言两句评价的复杂心情,聊起未来皆是迷茫。那个晚上结束大家便四散开来,也未曾留下任何联络方式。

回北京找工作,已经错过应届生找工作的最好窗口,在东三环繁华的国贸面试,建外soho当年还能洋气得让我觉得自己相形见绌。他是面试官,我是应聘的小朋友。聊着聊着他说咱俩是不是在敦煌见过,我则目瞪口呆怎么也想不起对方是谁。

回到COSTA的那个夜晚,那个时候极度厌恶自己那份工作,想要辞职去流浪,十年前我们还能不那么羞愧的说出来流浪这个词。我说你知道我的,我原本就不是一个可以板板正正坐在格子间装白领的人。我觉得我属于旅行。

他看着我滔滔不绝,最后说,拾叁,谢谢你今天晚上请我喝这杯咖啡,无论是作为你职场里的上级,还是作为你江湖中遇见的朋友,我都有义务告诉你一个现实——那就是人只有入世之后,所有事情都经历了,所有事情都努力了,所有事情得到之后都尽力了,才能谈论出世,如果你今天出世的资本仍然需要依靠别人,那么那只是对于俗世生活的一种逃避,而不是出世。

十年过去了,在职场里经历了从菜鸟到前辈,从挫折到带团队再遇到挫折。人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也在岁月起伏里不断发生变更。比如二十出头的时候,我总觉得自己会早早结婚,工作差不多就可以了。二十五岁开始进入电商行业,雄心满满开启了工作狂模式的五年。二十九岁快结束的时候,被过耗的工作逼到绝境,心灰意冷的辞职,甚至觉得自己并不适合职场。直到现在从某种角度来说我是热爱工作的,上班让人拥有生活的节奏。

但是最近又在重新思考人和工作的关系,《要钱还是要生活》这本书还是值得看一看的,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观点。比如我们的时薪并不是单纯工资除以工作小时,而是扣除所有因为工作而必须要的花费之后除以总工作小时,比如如果不工作你还会穿衬衫吗?如果不工作你还会住在市中心繁华区域吗?如果不工作你还会心情不好想喝奶茶吧?如果不工作你还会因为太忙太累而找阿姨打扫家里卫生吗?这些隐形的消费都是因为工作,所以时薪需要扣除这些钱。比如书里还提到把钱置换成自己的生命能量这件事。比如要买一辆车,那或许需要自己工作好几个月置换的。这些信息其实多少在过去看到的理财书里有提及,还有我比较惊讶的事情是说其实真正的财务自由是足够,而是不是富余。

这几年有比较明确的愿望,是希望能够尽快不要再为了生计而工作。如果不为了钱工作,我会想做些什么呢?想写作,想读书,想周游世界,想为公益事业做市场工作发挥我的特长,想学做咖啡,脑子里一直有这些信息在来回飘荡。读书很棒,让人将自己的生活翻来覆去的审视,也让人拥有思考的机会。

今年的初夏,夏夜总有些微凉,愿大家都能够快乐的工作,满足的生活。

晚安。

5月16日

 

 

 

 

氯雷他定和讨厌吃蔬菜的小朋友

过敏这个事情,仿佛是25岁的时候才发现了。连带着一系列的身体反应,就像是免疫银行里的存量被用完殆尽,在那年北方的夏天开始暴露出来。许多朋友都知道,北京是我最爱的城市,而促使我离开这个生活了八年的地方,是因为我对尘螨、甲醛、和雾霾过敏。其实如果要仔细追溯,家里近亲都有一些鼻炎、荨麻疹、或者季节性的皮肤病。写了这么多还不是因为今天又过敏了,从随身的化妆包里掏出氯雷他定,过敏人的老朋友了,其实这几年犯的频率已经很低了,一般在姨妈期、换季、或者身体状态比较差的时候出现。

无麸质饮食这几年一直存在争议,我对许多有争议的事情如果感兴趣,一般都会亲身尝试一段时间。实践可以某种程度的验证某些理论的真伪,人体其实挺奥秘的。比如许多人不知道人其实有可能会对尼古丁过敏,比如咖啡因的代谢功能不好会影响睡眠质量,比如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太好所以对麻醉剂不敏感,常人3倍的麻醉量都无动于衷,比如单喝牛奶会拉肚子,比如压力一大就想吃甜食。其实没什么好比如的,这都是我多年实测下来对自己的阶段性结论。

一件不太想承认的事实是,我在30岁之前都是坚定不移的肉食主义者,不爱吃水果,不吃蔬菜,不喜欢喝汤,热爱肉食和甜品。半生都在减肥,甚至有几年的时间都是不吃晚饭的。

后来怎么开始吃蔬菜的不记得了,仿佛是为了健康,仿佛是因为怕死,仿佛是想更积极的活下去,或许只是被小病小痛吓坏了。一个没有科学依据的感受是,蔬菜多吃点,脾气仿佛真的没有那么坏。其实比较难办的事情是怎么在快节奏的工作里保障每顿饭都有新鲜蔬菜摄入,并且还保证不那么难吃。

人对于世界和自己的探索,也许才是终身学习的核心,愿大家都可以身体健康。

晚安。

5月17日

 

 

可爱又可恶的家务事们

朋友们都知道,我是个会做饭但是厌恶做饭的人,有时候逛菜市场觉得自己像是个秀才进到军火库,对要怎么选择自己的家伙事儿,不能说是一点都不知道吧,那只能说就是一无所知,只有茫然无措的空虚感。在过去独自生活的这些年,我都秉承着西湖区外卖女孩永不认输的理念坚强的生存着。

其实也不是从来没有对做饭燃起过热情的,也曾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饱含热情的在出租屋昏黄灯光的厨房里做完饭等待当时的男朋友加完班回家吃饭,甚至做了几近一年时间的爱心午餐,一式两份,一粉一蓝。在当时某个综艺火热南瓜饼的做法时,作为一个南方人甚至动手和了面。现在回想起来居然是让人想要微微笑的回忆,南瓜饼挺好吃的,洒在南瓜饼上的白芝麻也很香,少点油煎的话会更健康,也没那么腻。

关于持续性的保持健康,有了许多的尝试和讨论。其中除了昨夜聊到的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加大蔬菜的摄入比例之外,我觉得更重要的事情是减少外食的比例,而需要精进厨艺为自己做更多的饭,应该沉下心来为自己做更多的饭,好吃的饭。

这几年的认知是,家务事是有意义的工作,它为了人生活的秩序和体面而存在,在劳作的过程中也能得到些许内心的平静。我日常的家务事大概包括但不局限于:两三天拖一次地,因为过敏体质七到十天换一次床单被罩,一周洗一次衣服,一年洗一次窗帘,两三天用洗碗机洗一次碗,一两天给猫刷一次牙,每天更换一次猫粮猫水盆,虽然有电动猫砂盆还是用传统的,所以需要每天铲屎一两次,两周洗一次猫砂盆。哦,对了,最近我还在培苗想种菜,或许再买一盆月季呢?小时候我外公的天台上种了很多月季,我每次过家家都把花摘下来玩,他也从来没说过我。

不过我也有非常讨厌干的家务,比如刷球鞋、烫衣服、洗碗和洗猫砂盆,刷球鞋这几年都是送出去刷了,洗碗买了洗碗机,本来是送妈妈的,但是她都不用就搬回来自己用了,烫衣服和洗猫砂盆只能是硬着头皮干。要么就是穿皱巴巴的衬衫去上班。还有一件事就是给猫洗澡和梳毛,美短换季的时候简直是五月下雪——比窦娥还冤,要吃化毛膏的是我。不过还好现在基本都是半年洗一次,也有人问我为什么不送出去洗,因为我的猫讨厌洗澡容易应激。关于我的猫半年洗一次澡的事情,请诸位不要告诉我妈,她会骂我。

写作的时候十一狼经常躺在我旁边,它可真是一坨软软毛茸茸暖呼呼的小可爱啊。希望你们都能拥有像小天使一般的宠物。

晚安。

5月18日

 

 

 

 

谁能从渴望里全身而退?

年少的时候,拥有过粘腻的感情,仿佛双方必须都具备绝对的非你不可才配得上爱情这个称谓,像连体婴一样绑死,不然就是不够爱的证据。

也不知道是不是过而立之年后,对和人类的情绪需求低了很多,仿佛身体里那些奔涌的荷尔蒙,早已在少年时代用尽。那些曾经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归根结底,变成了终于理解人的情感这件事,本就不该设置过高的期待。我们与亲人的,其中包含与父母的,与爱人的,与朋友的,与同事的,与宠物的,与陌生人的。那些除去我们自己之外的,与外在世界的关系,原本就没有应该具备的样子。大家理智一些,随缘一些,也许才能从中得到宽恕和自在。

从开始有愤怒和恨意的,谁又能一开始就从关系里全身而退呢?大家不过都只是凡根深种的普通人罢了。在无数个痛苦而又不能自洽的深夜,我们拥有的不过是得不到、放不下的执着罢了。后来不过是算了,强求不得不强求,追逐不到不追逐。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管好自己。

五月,回杭生活五周年。荨麻疹近来又犯的频繁,时而想起过去的生活,时而又总想展望未来的生活。总是很想尽快退休,去周游世界,从根源上讲到底是不喜欢坐在格子间里工作吧。人有时很复杂,或者纠结只是来源于没想清楚。

有种对于世界的渴望,却总是忽略每次独自旅行时对于独自旅行这个状态本身深深的厌倦。想去看马丘比丘,想去走圣地亚哥之路。也许去过100个国家,也不一定能够说清楚旅行的意义。可人类心中的渴望,从不因我们的困惑而止步。

晚安。

5月24日

 

 

 

人为什么要上班?

工作快十年了。前七年做互联网行业,与用户打交道。后三年做品牌市场工作,与消费者打交道。其实最根本的都是在与人沟通,对市场和消费者的洞察,找一个切角入手试图进行一种价值观层面的品牌表达。做品牌和做人,归根到底,大道至简。

十年。不是不疲乏的。在很多幽暗、艰深、沮丧的夜里,质问过一百万次人为什么需要上班?真的只是为了钱吗?常年潜伏在豆瓣各种fire小组,试图窥探那些英年退休的人是否安好?答案千奇百怪,果然生活最终都只能由自己这只小马,去过河,是淹死还是水只没大腿根儿,没过之前谁也不清楚。

一种朴素的但未被验证的直觉,人是需要工作的,不仅是为了生计的工作,而是让人觉得自己生活有价值以及更多可能性的工作。工作就这件事而言,不可以一概而论。

晚安。

5月25日

 

梅子落下的季节

连日雨水,常让人回想起五年前刚回杭州,在那段因为意外而待业的日子里,坐在二楼房间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树木上缓缓落下的水滴,反复因为太潮湿而失眠。

所以为什么会有梅雨季节?听说是因为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后来在杭州生活的日子里,每到五月连绵的雨天,回到家就算气温不算热,也仍旧是先把空调打开。其实是有点奇怪的,作为一个江西九江人,我也算是成长于在杭州上游差不多经纬度的城市。其实九江的地理位置、气候,甚至城市中间有小小湖泊都和杭州很像。可我仍然有许多“北方人”的作派——讨厌潮湿、怕冷、不能吃太辣、身高172cm、性格豪迈、说话声音大、热爱面食。也许14岁就去北京生活的那八年,对我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了吧。

可杭州仍然是比北京更适合我的城市,潮湿的空气和雨水缓解了我连年不断的荨麻疹,江浙人的勤奋也让人愈发觉得努力是种美德。每次见到西湖仍像初见恋人般喜悦,还有坐在龙坞深处饮茶,我独爱单枞,九怀喜欢普洱,立友则总是点九曲红梅。人们爱喝的茶,是否也如着那个阶段的自我的质地。凤凰单丛浓烈,普洱醇厚,九曲红梅淡淡的甜。

确实,快到吃杨梅的季节了。

晚安。五月再见。

5月31日。


评论
热度(8)

© 用我肩口的棉糖湿润你心中的暖伤。 | Powered by LOFTER